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上半年新媒体发展研究

3.0 2025-03-27 817 177 4436 KB 28 页 PDF
侵权投诉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上半年新媒体发展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上半年新媒体发展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上半年新媒体发展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上半年新媒体发展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上半年新媒体发展研究
摘要:

2020上半年新媒体发展研究2020年8月社会距离vs媒介距离疫情拉大了依附具身的社会距离,但公众对新媒体的深度使用却造成了媒介距离的大幅缩短。同时,家庭成员间的距离也因疫情得以拉近并保持不同以往的稳定。新兴技术虚拟生存非接触式生活弱隐私大数据洞察➢疫情百年一遇➢中美博弈,由此引发的文明竞合五百年一遇➢互联网化、虚拟化、文明平台变迁万年一遇➢生物基因、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百万年一遇加速新兴技术的发展进程疫情危机使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给人们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治理方式等带来深刻变革,迎来智慧城市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疫情期间各类平台传播资源互补疫情期间,不同性质的媒体力量资源互补,让权威、全面的信息及时、高效流通起来,保障民众信息知情权。微博、微信、推荐或聚合类资讯客户端、短视频平台,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四大流量平台。各平台疫情期间差异化的传播着力点,为新媒体发展研究提供有效范本。4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注链接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凸显媒体基因,中间由融合打入了社交的成分,作为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开放平台,更加注重时效性和广泛性。推荐或聚合类资讯客户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资讯内容和服务。百度APP凭借双引擎的驱动、AI的基础优势,整合多种产品,成为更多民众获取信息资讯的重要平台。短视频平台集合了连续的图片+音频(文字)的形式,让用户的信息能够更加全面地表达,视觉感更加地强烈,为用户消解疫情期间长期居家的各种情绪提供空间。“广场式”微博“泉涌式”推荐或聚合类资讯客户端“瀑布式”短视频平台。“包厢式”微信微信主打社交和聊天。各类商家借助微信公号,以多形态的呈现手段,实现特定群体的全方位沟通,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方式。信息与情绪交换窗口➢朋友圈的群体传播及其强大的发散性,让疫情相关信息,谣言、辟谣等都得以快速传播,为疫情期间信息交互以及建立在“熟人”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动员提供了可能。微信朋友圈疫情早期预警地➢疫情初起之时的预警地,在疫情期间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寻求帮助、相互交流讨论的重要公共虚拟空间,同时也是一部分商业活动的重要渠道。微信社群微信:强关系中的守望互助缓解疫情恐慌疫情信息与个人信息认知的双起点——朋友圈和微信群疫情期间,网上各种消息真假难辨引起了大家的恐慌,微信群具有强关系的属性,以圈层为

展开>> 收起<<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上半年新媒体发展研究

共 28 页,预览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企商查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作者: 分类:机构报告 属性:28 页 大小:4436 KB 格式:PDF 时间:2025-03-2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