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整体产业链梳理:中国电子制造业终将崛起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行业研究 Page 1 证券研究报告—深度报告 IT硬件与设备 [Table_IndustryInfo] 电子行业整体产业链梳理 超配 (维持评级) 2020年01月06日 一年该行业与上证综指走势比较 行业专题 中国电子制造业终将崛起 国内电子制造产业整体概况 目前国内A股电子行业上市公司230家,整体市值为4.09万亿。18年总收入为1.41万亿,净利润为552亿元。19年前三季度收入为1.10万亿,净利润为572亿元。本篇文章我们对国内A股电子产业上市公司进行了整体梳理,分析了产业链不同细分领域上中下游不同环节公司的收入利润规模、商业模式,盈利能力等特征。 分析得到,下游品牌方面国内企业在智能手机、安防监控、通信基站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已经确立起部分优势。中游模组制造方面,通过成本控制、规模化交付能力上的提升,国产企业在光学、声学、液晶显示等细分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位居国际前列。上游核心零部件如芯片设计、芯片制造、高端装备、高端连接器以及核心原材料等方面,国内企业仅少部分实现突破,将是未来长期产业升级的重点方向。 上游核心器件积极进行产业升级 通过采取合适的策略,基于国内庞大的工程师红利,以及合理政策导向,高端制造业特别是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之路将能够实现。上游设备、材料、芯片设计等领域实现不同细分赛道的重点突破。中游晶圆制造及下游封装测试领域保持战略定力,对新技术持续研发投入,长此以往则有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保持中游制造加工强项,积极建立下游品牌优势 通过改革开放40年培养的熟练技术工人、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规模制造能力,以及企业家精神,国内企业在中游加工制造领域已经积累起较强的竞争优势。但是其业务特点是产值规模大,议价能力较弱,利润较薄。在下游产品端,国内企业在家电、安防、智能手机等领域确立了部分品牌优势。随着产业链整体制造能力增强,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同时渠道优势逐步建立,国内终端品牌能力将会持续增强。 中国电子制造业终将崛起,维持板块“超配”评级 继续推荐受益创新及5G升级的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信维通信、顺络电子等。半导体国产化领域推荐:兆易创新、汇顶科技、卓胜微、圣邦股份等公司。基站侧推荐:生益科技、深南电路等公司。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冲突加
相关推荐
-
2025-03-23 2638
-
2025-03-27 1541
-
2025-03-28 1270
-
2025-03-21 878
-
2025-03-29 1141
-
2025-03-30 652
-
2025-03-26 2167
-
2025-03-31 507
-
2025-03-24 879
-
2025-03-25 544
作者详情
相关内容
-
亿渡数据:2022年中国PCB行业研究报告
分类:机构报告
时间:2025-03-23
标签:电子行业
格式:PDF
-
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分类:机构报告
时间:2025-03-26
标签:电子行业
格式:PDF
-
2022集成电路产业分析报告
分类:旧报告
时间:2025-03-27
标签:电子行业
格式:PDF
-
2021年电子行业VR 市场情况及上下产业链分析报告
分类:精选报告
时间:2025-03-31
标签:电子行业
格式:PDF
-
国产半导体设备研究框架:光刻机、薄膜沉积、刻蚀机、清洗、氧化、离子注入、量测
分类:研报-高质量
时间:2025-03-28
标签:电子行业
格式:PDF
-
2021年电子行业消费电子发展现状及上下产业链分析报告
分类:精选报告
时间:2025-03-31
标签:电子行业
格式:PDF
-
2021年Micro LED及Mini LED行业新型显示技术未来应用市场研究报告
分类:精选报告
时间:2025-03-29
标签:电子行业
格式:PDF
-
2021年储能行业市场规模及竞争优势分析报告
分类:机构报告
时间:2025-03-31
标签:电子行业
格式:PDF
-
中国电子学会:2019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
分类:机构报告
时间:2025-03-21
标签:电子行业
格式:PDF
-
电子行业整体产业链梳理:中国电子制造业终将崛起
分类:券商研报
时间:2025-03-21
标签:电子行业
格式: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