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真空下生态旅游危机研究报告:旅见不善

3.0 2025-07-01 898 81 42749 KB 37 页 PDF
侵权投诉
政策真空下生态旅游危机研究报告:旅见不善
政策真空下生态旅游危机研究报告:旅见不善
政策真空下生态旅游危机研究报告:旅见不善
摘要:

行政摘要 政策背景 在「無處不旅遊」的「理念」下,政府首度將生態旅遊放在旅遊業發展藍圖中。雖標榜可持續發展,但將地產發展與生態旅遊綁定,將淡化生態旅遊的基本保育原則,亦改寫了山野資源應以保育為先的基本共識。由於政府未為生態旅遊明確定義或訂立制度,加上政府將在南大嶼及尖鼻咀、流浮山和白泥(尖白流)透過「片區模式」引入地產元素發展「生態旅遊」,做法令人憂慮。 研究發現一:缺乏規管下 多處生態地被毀 政府提出生態旅遊意向後,南大嶼與尖白流共出現37宗土地破壞個案,涉及22.41公頃具生態價值用地,包括郊野公園、海岸保護區及自然保育區等範圍。 南大嶼及尖白流等地的郊野公園與海岸保護區接連被違規開發,大片具生態價值的土地遭填土、改作違規營地使用(案例一、二、三);棕地問題在尖鼻咀等區持續擴散,政府甚至批准具爭議的用途轉換申請,反映部門之間缺乏協調(案例四)。多宗違規個案亦顯示執法明顯乏力,即使涉及官地或法定規劃區域,仍未見有效干預或復修安排。 未來全面推行「生態旅遊」後,有關破壞或更猖獗。情況與生態旅遊的原意背道而馳,也突顯部門之間,對於生態旅遊政出多門。 研究發現二:規劃迎合發展商利益佈局 猶如視之為新發展區 研究團隊揭發官方文件中存在圖文不符問題。雖政府聲稱僅預留最多10.5公頃作住宅發展,但經地理資訊工具分析後,建議圖中相關用途區域實際覆蓋約31公頃土地,多出近一倍,疑為日後增建私樓預留彈性。(案例五) 此外,部分被納入可建住宅範圍的土地,本身為發展商土儲,當中包括曾被城規會多次否決改劃住宅用途的個案,甚至涉及違規棕地作業的地段(案例六)。此安排不僅合理化爭議用途,更形同為發展商「開綠燈」,擴大其日後改劃空間與利益。 整體趨勢顯示,政府或以吸引投資為首要目標,刻意迎合發展商需求,使「生態旅遊」片區日漸偏離其保育本質,規劃手法實質與新發展區無異。 海外失敗案例警示:大眾旅遊威脅生態、發展商主導、變「私樓旅遊」 ○ 新加坡萬泰野生動物世界(Mandai Wildlife Reserve): 新加坡以大眾旅遊模式,採用興建基建帶動高人流及車流等方法,發展生態旅遊,結果導致熱帶雨林生境受損,極危物種如馬來穿山甲因遊人車輛急增,路殺個案飆升,即使設有「野生動物橋」環評緩解措施,亦未有效改善。新加坡缺乏以保育為本的生態旅遊政策,加上保育區與大量人口聚居地接近,

展开>> 收起<<
政策真空下生态旅游危机研究报告:旅见不善

共 37 页,预览3页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政策真空下生态旅游危机研究报告:旅见不善
政策真空下生态旅游危机研究报告:旅见不善
政策真空下生态旅游危机研究报告:旅见不善
声明:企商查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作者: 分类: 属性:37 页 大小:42749 KB 格式:PDF 时间:2025-07-0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
客服
关注